WFU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臨床與科研,台灣未來的省思

作者:薛元毓 (2015/05/30)
筆者於2014年8月至東京大學形成外科交流演講


台灣現況堪憂


在東大形成外科學習一個月間,除了感嘆他們的環境能讓臨床醫師(大多數為醫學系畢業生或是住院醫師)心無旁騖進入實驗室(無臨床工作)進行一些臨床相關的研究一至兩年(得以養活自己及家人),再看到這樣一個日本國家級研究學者(山中伸彌)所提出的擔憂,不禁想起那在台灣醫師或是研究者這兩個身分也還是受尊重的行業嗎?

我想答案從新一代的年輕人還是不是擠破頭想成為這兩類人(醫學系志願似乎被其他科系日益趕上),抑或是想辦法要脫離這兩個行業就知道答案了(碩博班報名人數屢收不滿),台灣相關產業將來的競爭力會在哪呢?!




大陸科研急起直追


東大形成外科Yoshimura教授及其實驗室成員、大陸清華大學交流學者

再看看大陸方面,東大這邊實驗室也有大陸的醫學系畢業生過來實驗室準備搞兩年的科研(大陸用法,從事科學研究),而根據他的說法是因為在大陸要進入三甲醫院(大陸用法,指醫學中心等級)當熱門專科的住院醫師,得有相關科研經驗且有論文發表。

對於台灣的醫師不需要研究或論文發表他們感到相當驚訝(他們以為台灣醫學還是很先進的),雖然不排除大陸是刻意為之且重視短期成效(論文積分),但在這樣的此消彼長的脈動下,台灣目前所保有的短暫優勢(或者已經沒有優勢了?!)還能維持多久呢?!